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
大同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
联系我们

布病的护理

发表时间:2023-01-30 10:34作者:感染性疾病科 贾香峰


概述:布鲁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,会引起布鲁氏菌病,简称布病,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性疾病(乙类),危害较大。在我国该疾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牛、羊、猪3种牲畜,其中以羊型布病对人体的传播性极强,治病率最高,危害最为严重。布病主要损害人、畜的生殖系统和关节,对畜牧业的发展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危害。

流行病学特征

传染源: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,其次为牛和猪。

传播途径: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,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。进食染菌的生乳、乳制品和未煮沸病畜肉时,病菌可自消化道进入体内。

易感人群:人群普遍易感。

微信截图_20230213111245.jpg

微信截图_20230213111312.jpg

病程及预后

主要取决于病菌侵入的门户、感染菌量以及菌种、型,毒力和当时人体的生理状态,治疗方法等。

布病病程长短不一,以3-12个月者居多。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及时,治疗方法得当,一般预后良好。有些患者不经治疗往往1-3个月自然康复。但是,疲劳症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。然而也有些患者如不及时治疗,易由急性转为慢性,形成隐形病灶,反复发作,迁延数年甚至几十年,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能力,甚至病灶纤维化后形成瘢痕,引起内脏器官的器质性改变或骨关节变形强直,终生不愈。

布病本身不易引起患者死亡,但个别急性病例,由于极度的菌毒症状、脑膜炎、血小板减少、心内膜炎等或其他更严重的并发症也可以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