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春季儿童常见传染病及防治发表时间:2023-02-28 15:52作者:儿科 张丽芳 冬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,特别是春季,气温开始回升,病毒、细菌及各种病原菌开始蠢蠢欲动,儿童属于易感人群,很容易中招,其中主要以呼吸道及消化道这两类系统疾病最为常见。 一、呼吸系统: 1、新冠病毒感染 目前仍有散发病例。儿童相对成人来说,症状较轻,大多类似于感冒症状,表现为发热、咳嗽、咽痛、头痛、流涕、全身肌肉酸痛、乏力等。主要是对症治疗,针对发热,首先选择物理降温,多饮水,如果体温持续上升,≥38.5℃且物理降温效果不佳,可给予口服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等制剂退热。如发现患儿高烧不退、嗜睡、精神萎靡等,要及时就医。新冠感染患儿大部分预后好,很少有后遗症,部分有后新冠综合征,表现为轻咳,肌肉酸痛、味觉、嗅觉障碍、失眠、乏力等,持续时间大于4周。预防方面:首先避免去人口密集场所,正确佩戴医用口罩,勤洗手,注意手卫生,流动水洗手至少20s;其次注意居家环境温度、湿度适宜,注意室内通风;再次注意均衡饮食同时适量参加体育运动,增强体质;最后规律作息,保证睡眠。 2、流行性感冒:主要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,患者会出现高热、头痛、身体乏力、全身酸痛等症状。流行性感冒在我国以冬春季多见,飞沫传播,传染性强、发病率高且人群普遍易感。治疗方面;口服奥司他韦的同时对症治疗。防治同上。 二、消化系统: 诺如病毒感染:冬春季高发,潜伏期短,接触病毒后12-48h发病,感染后首先出现呕吐,然后腹泻,为稀水便,部分伴有恶心、腹痛、发热等症状。该病本身为自限性疾病,一般2-3天痊愈。呕吐、腹泻严重者,还可能发生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,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。病程中,家属要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,哭时有无眼泪,尿量有无减少。 传播途径: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水及食物;与感染者密切接触;接触到感染者的呕吐物、粪便等;摄入病人呕吐形成的气溶胶。防护:注意个人卫生,特别是手卫生;注意饮食卫生,生冷暂缓,海鲜类煮熟后食用。 春季需要预防的传染病还有很多,为了预防小儿常见传染病,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 一、环境整洁、控制传染源: 保持室内环境整洁、少去人多、密集场所,空气流通,对日常用品、玩具、活动场所进行消毒,培养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。 二、疫苗保护:根据季节流行疾病和孩子体质,可以选择疫苗接种。 三、调整饮食、提高机体免疫力:建议清淡饮食为主,督促孩子适量运动、保持充足睡眠,提高机体的免疫力。 上一篇如何科学补钙?
|